Countdown 7

太陽之塔——貫穿過去、現在、未来所形成的萬物的能量象徵。




回顧過去在各處留下的雜雜沓沓,不斷重複同樣的呢喃。仍然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。仍然迷惘。過去和現在——甚至未來八成也——同樣迷惘。

開始覺得人生或許根本逃不出這個課題。總是會有新的事物,總是會有新的視野,不免總是會有新的迷惘。


「除了活下去一切都是茫然,連慾望都是茫然。那茫然本身更是一種困局。」

最近在讀詠雙推薦的《我與貍奴不出門》,很喜歡。有幽默感的文字,不刻意造作的厭世、黑特,絕非搬弄文學咀嚼出的碎沫。讀著讀著便常想,人生大概就是脫離不了這些大小事。不然自己怎麼會和一個世代、背景不相同的人,能有這麼多共鳴;而我相信任何一個對生活有所觀察、對世界有些感受的人,都能在其中讀到自己。

「所以這是為什麼十年後我會覺得任何一個人,在二十六歲的時候,若有一件無傷大雅、不危害任何人但他個人極度渴望的事。他期待。他去做。他完成。在那年紀就夠了。」

就結果來說,反正無論如何都迷惘,不如坦然地專注在眼前有興趣的、有動力的事。期盼有天能找到一些自己渴望的信仰。像是,這段日子窩在家這麼久,如果認真寫寫說不定也能幻化出一本《我與疫情不出門》⋯⋯扯遠了。


說到信仰。

昨日睡前聽了范琪斐上百靈果讀書會,講保守派David Brooks的新作《第二座山》。雖然對於宗教信仰,我比較貼近凱莉的不以為意(當然,作為文化傳承,我完全不否定宗教信仰的 產物),但從范的說法聽來,似乎有個模模糊糊的概念形塑在那裡。而我有點動搖。或是說,有某種程度的能夠感受。

所謂信仰,即是價值觀的追求、渴望。是自己所相信,且必定經歷充滿荊棘、苦痛,然而最終你仍然相信的價值。我們可能不知道明確該怎麼做,但內心有個強烈的渴求、期望往那個光亮前進。它不會只是美麗的願景。

以宗教信仰來說,如果自己的信仰夠堅定,當你遇到苦痛時不是怪罪神為什麼不幫助你,而是為什麼神要把這件事降臨在自己身上、神想要告訴你什麼。雖然套用在宗教上總讓我忍不住覺得荒謬,但抽開來以世俗的信仰看,這確實是某一種帶領自己跨越難關的明燈,同時也不斷在驗證自己信仰的價值。就外人來看,或許無法避免某種盲目吧,宗教是、自我信仰也是。否則它便不足以稱為信仰了。

當然以上都只是Podcast聽下來的心得,不知道書裡實際如何描述,滿好奇。書看起來很厚,凱莉眼神很死,Ken說內容滿硬,感覺未來我八成也懶得看。就在這裡順帶以此為記。

這種信仰精神,以日本的概念來說,就是一個人的「筋」、「芯」吧。
而我沒有——至少現階段還不清楚——那到底是什麼。

留言